前不久,武汉耦合医学的业务邮箱收到一封特殊邮件。合作过切口保护套的老客户在信里说,想委托代工一款新规格型号的产品,随信附上了样品和密密麻麻的参数表。
“这型号市面上少见。” 生产部经理拆开快递时,发现样品的边缘处理比常规款复杂三倍。研发团队当即决定拆解分析,并连夜转化为生产参数。三天后,第一版打样产品寄出时,包装里多了张手写说明:标注了三处与样品存在细微差异的工艺改进点。
客户收到样品的第四天,业务经理接到了负责人电话。“拆开包装就知道没找错人。” 电话那头的笑着说,他们的质检团队原本准备了两页纸的改进建议,结果发现样品精度比预期高出两个公差等级。
签约那天,客户代表带了份特殊礼物 —— 上次合作的产品留样。“你们可能不知道,这批货帮我们顶住了去年旺季的供应压力。” 他指着留样上的生产批号说,当时突发的订单激增,是武汉耦合医学协调生产线,把交货期压缩了 40%。
如今新规格产品的生产线已调试完毕,车间里流转的不仅是透明的保护套,还有双方在两次切口保护套代工合作中攒下的默契。